笔
中文名 | 笔 | 拼音 | bǐ |
注音 | ㄅㄧˇ | 繁体字 | 筆 |
部首 | 竹 | 结构 | 上下结构 |
总笔画 | 10 | 笔顺 | ノ一丶ノ一丶ノ一一フ |
字码 | 仓颉HLQ;郑码MXBD;五笔TVFH | 字级 | 常用字、一级字 |
平水韵 | 四质 |
笔,汉语常用字,“聿”是“笔”的本字,最早见于甲骨文,读作bǐ,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,后引申指书写、书画作品、汉字的笔画、文件数量等。(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:)
中文名 | 笔 | 拼音 | bǐ |
注音 | ㄅㄧˇ | 繁体字 | 筆 |
部首 | 竹 | 结构 | 上下结构 |
总笔画 | 10 | 笔顺 | ノ一丶ノ一丶ノ一一フ |
字码 | 仓颉HLQ;郑码MXBD;五笔TVFH | 字级 | 常用字、一级字 |
平水韵 | 四质 |
笔,汉语常用字,“聿”是“笔”的本字,最早见于甲骨文,读作bǐ,其本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,后引申指书写、书画作品、汉字的笔画、文件数量等。(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:)
我作为书家,常常有对古代书法进行深入理解及对书论深入研究的愿望。 因此,仅仅读全部是铅字的专业书,将无根据的传说、故事或跋文称为文献,如同写小说似 ...
——《书谱》再现失传的晋人今草笔法
孙过庭《草书千字文第五本卷》 白麻纸本 包首锦为宋紫钤鸾鹊谱缂丝 纵25.7厘米 横82.5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是孙过庭三十八岁时所作,通篇以今草书为主 ...
《苏慈墓志》即《苏孝慈墓志》,孝慈乃苏慈之字。隋文帝仁寿三年(603)立石,此志计三十七行,每行三十七字,于光绪十四年(1888)在陕西蒲城县出土。此石 ...
唐代瞿令问篆书《峿台铭》,元结撰文,唐大曆二年(767)六月刻。据载是出自瞿令问的手笔,原石刻在湖南祁阳县峿溪崖石上,此铭书写的是悬针篆,悬针是小篆的 ...
《定慧禅师碑》全称《唐故圭峰定慧师传法碑》,亦称《圭峰碑》。唐大中九年(八五五)十月立,裴休撰并书,柳公权篆额。碑现存陕西户县草堂寺。碑高282cm ...
欧阳询《行书千字文》 纸本 25×304.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。 欧阳询书《千字文》,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:一为蔡襄题识过的《草书千字文》,一为南宋初期扬无咎 ...
《兰亭记》,唐太宗贞观二年(628)二月,欧阳询楷书。 欧阳询楷书《兰亭记》,笔画挺秀劲遒,结体险绝严谨,气势高雅雄浑,堪谓欧体书法艺术宝库中的一颗 ...
全称《仲尼梦奠帖》,本帖无款印,纸本 25.5×33.6CM,七十八字,书法笔力苍劲古茂。曾入南宋内府收藏,钤有南宋"御府法书"朱文印记两方," ...
基本笔画笔法分析 汉字的基本点画有点、横、撇、捺、竖、折、钩、挑,其它无论多么复杂的笔画都是由这些基本笔画演变而来。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,也是 ...
《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》,唐李百药撰,欧阳询正书,刻于唐贞观五年(631)。原石久佚,翁方纲考为三十五行,行三十三字。 此碑书法笔力强健,结构紧密。 ...
字信本,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。隋时官太常博士,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,也称“欧阳率更”。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,故其又称“大欧”。在隋代欧阳询的 ...